索引号: | 01160511x-49856 | 组配分类: | 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9-03-05 | 发布日期: | 2019-03-05 |
扎兰屯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全体会议文件(二)
——2019年3月3日在扎兰屯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市长 孙恒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奋力推动扎兰屯绿色崛起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和扎兰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绿色崛起、富民强市”发展主题,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时代,聚焦高质量,打好攻坚战,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奋力开拓了新时代绿色崛起新局面。
(一)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坚持以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为突破口,践行新理念,突出高质量,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呼伦贝尔市前三位。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9.4亿元,同比增长4%,总量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2亿元,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25亿元,增长6.4%,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7亿元,增长20.7%,增速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2亿元,增长10.7%,总量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一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029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914元,增长9.7%,两个收入增速均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二位。重点项目开复工96个,完成投资51.92亿元,其中列入呼伦贝尔市重点项目14个,开工率100%,完成投资34.63亿元,在呼伦贝尔市综合排名第一。经济发展先行性指标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4%,铁路发货量增长13%。非公经济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税收17.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96.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二)三大攻坚战首战告捷。坚持聚焦聚力、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化解全口径政府债务7.7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3%。“十个全覆盖”工程最后剩余的1.56亿元工程款类债务全部如期支付,非法集资、银行不良贷款、高利贷等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年脱贫1356户、3410人,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6%,以优异成绩接受自治区扶贫开发绩效考核、专项大督查和区贫县退出第三方评估验收,达到区贫县退出标准,产业扶贫治本、电商赋能驱动、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成为自治区先进典型。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立行立改、限期整改10项问题全面整改完成,“回头看”交办的13件信访案件办结12件;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燃煤锅炉排查、规模化养殖场检查、道路扬尘治理等37项专项整治,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三)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突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已经形成。成吉思汗小东河设施农业等四大农牧林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粮改饲”“米豆轮作”项目顺利实施,非洲猪瘟得到有效防控,农牧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粮食产量达到2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市31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呼伦贝尔市排名第一。“秀水乡”大米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市1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04.6亿元,呼伦贝尔市排名第一。阜丰公司晋升全区优秀民营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森矿业公司成为首家通过自治区绿色矿山评估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松鹿商标被认定为“内蒙古老字号”品牌。柴河景区控规编制、小城镇设计全面启动,景区公路升级改造和柴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呼伦贝尔柴河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组建成立;金龙山滑雪场15条比赛训练雪道、运动员公寓、道路改造等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翠屏山杜鹃坡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两极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全年接待游客3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分别增长6%和8%。临空产业园一期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杰普逊公司实现挂牌运行,填补了内蒙古民用航空类专业、民用航空器定检和维修等多项空白,成为自治区和呼伦贝尔新动能新产业新亮点新引擎典范。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30家,速递物流量达到540万件,增长32%;网上交易额实现5.7亿元,增长35.4%,电商工作步入自治区前列。建成淳江公司保税仓库和中俄互贸免税区展销店暨跨境电商体验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3.2亿美元,增长4.2%,占呼伦贝尔市(不含满洲里)的95%以上。
(四)新型城乡体系加快构建。坚持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扎实推进城市“双修”,两条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有序启动,收回中东铁路建筑遗址和伪满建筑77处,河西新区30个项目完成投资3.75亿元,启动房地产开发80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4000户,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复检。原钢铁厂道口地道桥、陶瓷厂道口立交桥等项目建成通车,群众出行条件有效改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两村一镇”试点工作有序启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行政村达到75个,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扎兰屯-阿荣旗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国道232线大兴-紫沟一级公路具备开工条件,完成道路危桥改造44座,全市等级公路增加到220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扎兰屯岭东-冯屯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成吉思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提前突破10万人次大关。
(五)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守生态红线、环境底线,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完成防护林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1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8万株,实施森林抚育工程2万亩。森林保险542.59万亩,12个乡镇共16.8万亩人工林全部纳入保险试点范围。有序推进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目标管理全面达标。清退已垦林地1.89万亩,其中植被恢复造林8041亩。森林和草原火灾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连续20年无重特大火灾发生。坚持严打态势不放松,结破毁林毁草案件196起,实现管护合一常态化。扎实开展景区景点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拆除整顿、规范管理56家。深入推进“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29个需整改问题全面完成。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市域内118条河流得到全面巡视和管护,多年遗留的生态“顽疾”得到有效治理。
(六)改革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和活力。完成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及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改革27项。完成国家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累计增加创业者6184人,带动就业增长2.2万人,我市成为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之一。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通过农业农村部数据汇交,“两区”划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国有林场改革初步完成,有序承接农垦改革办社会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公布“四办”事项299项,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规范化科研实训基地1500亩,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2项,实现产值3.05亿元。5个科技研发项目获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松鹿制药等4家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级第一批入库科技型企业,12家重点企业进入呼伦贝尔市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名单。阜丰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松鹿制药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七)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年民生支出34.7亿元,增长12.3%,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82.2%。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五险实现应保尽保,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资金25.41亿元。城乡医疗救助50027人次,发放救助金1885万元。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发放伤残抚恤等资金1692万元。全力推动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21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76%。全面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全市3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2个建设项目全部完成,以自治区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验收,补齐了教育最大短板,为下一步实现优质均衡打下了坚实基础。招录特岗教师85名,招聘市区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01名,结构性和学科性缺员得到进一步缓解。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取消药品加成以来让利患者5592万元。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中蒙医院成为岭东地区唯一一家三级乙等中医蒙医综合医院,我市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十四冬”筹备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乌兰夫同志纪念馆被认定为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乌兰牧骑事业加快发展,大型情景剧《八女投江》荣获全区优秀剧目。中东铁路博物馆晋升国家三级馆通过自治区审核,知青博物馆完工并开馆。此外,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审计、老龄、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八)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我们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顾大局、讲担当,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增强。认真落实市委决定和市人大有关决议,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2件、政协委员提案235件,办复率达到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反“四风”,“三公”经费支出下降8%。认真落实机构改革要求,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一批信访难题和历史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市成为自治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市安监局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称号。市司法局荣获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集体二等功。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扎兰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回顾这一年,我们着力打基础、谋长远,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尤其是,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重大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广大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信心越来越坚定,全市上下推动“绿色崛起”的干劲越来越充足。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指导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全市上下的智慧、汗水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扎各单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扎兰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和正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形势稳中有变,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担子还很重;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仍然存在,打赢三大攻坚战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保障能力不够充足,刚性需求持续加大,发展资金短缺,破解历史遗留问题难度还很大;项目建设、成果转化进度还比较慢,跑项目、抓项目的劲头、能力和水平还亟待提高;部分干部能力、作风和精神状态还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政府效能发挥还不到位,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只要大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努力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挑战、赢得发展主动,在奋力推动扎兰屯绿色崛起、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市“三年强基础,两年上台阶”的突破之年。我们要认清发展大势,在推动绿色崛起上台阶过程中勇于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领域带来更多利好,将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国家和自治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有效投资增长、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对于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重大机遇。中央大力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自治区推动东部盟市跨越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培育壮大蒙中医药、文化旅游、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冰雪产业,将为我市推动绿色崛起迈上新台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我们要抢抓发展先机,在推动绿色崛起上台阶过程中主动作为。从我市看,目前正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攻坚跃升突破期,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大背景下,扎兰屯市的交通区位、自然生态、人文资源等优势突出,更加有利于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形成新动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的新跃升。要紧紧抓住中央宏观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实施一批交通、水利、市政、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补齐补强我市基础设施短板。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绿色崛起上台阶过程中奋力作为。近两年,我们破除思维定势,大胆先行先试,全力构筑“六大体系”,培育发展以阜丰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和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公司为支撑的临空产业、以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为主攻方向的电商产业、以柴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扎兰屯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两极带动的全域旅游产业,夯实了多点支撑的发展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也是突破点所在,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定会在推动绿色崛起的征程上作出新贡献、彰显新作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呼伦贝尔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树牢高质量发展导向,坚守推动绿色崛起的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化“六大体系”动能支撑,奋力推动扎兰屯绿色崛起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左右。继续推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森林蓄积量、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等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政治站位,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三大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小康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又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也是对我们的政治考验和能力检验,必须坚定信心,采取强力措施,决胜重点战役。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压实攻坚责任,采取有力举措,统筹防控各领域风险,坚决确保底线不破、大局稳定。今年要确保完成3.6亿元政府隐性债务和2.7亿元银行贷款及债券利息化解任务。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偿债资金预算安排,加快消减债务存量;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面开展综合治税,确保应收尽收;全面清理核查,依法依规处置盘活可变现国有资产;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依法依规清理处置各类闲置用地;积极与债权方谈判减债,通过审定造价核减虚高债务;统筹使用政府可支配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积极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盘活存量、股权转让、化债奖励、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储备债券等资金;加大城市配套费、人防费等“三角债”清理力度,加快税源培植,增加经营收益化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减少一切非必要开支。扎实做好非法集资、高利贷等风险防范工作,确保金融环境稳定。
着力推进精准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强化“五个导向”,全力抓好专项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强化产业、生态、就业、教育、健康、金融、帮扶、政策兜底等扶贫措施,确保剩余的660户、167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重点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不断完善脱贫项目库。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扶贫产业体系。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抓好项目实施,确保扶贫资金规范使用。坚持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持续巩固提高脱贫质量,建立健全持续脱贫、稳定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着力深化污染防治。按照“坚守阵地、巩固成果”的要求,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调度推动,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开展各类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强化企业排放监管,完成80%以上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提升。有序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完成污泥处理工程建设,启动新一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实施河西新区水源地保护工程,完成灌溉机电井整改封闭,确保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推进柴河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实施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认真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坚持项目支撑,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推进年”。立足“六大体系”,围绕“七大领域”,全面抓好项目前期、实施、资金、招商、储备等工作,切实强化项目支撑拉动作用。
抓好项目攻坚。2019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8个,总投资122.7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6个、新建项目62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1.89亿元。重点推动解决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加大前期经费支持力度,全力抓好土地、规划、环评、能评、融资、招标等前期工作,确保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按既定时序开工建设,开复工率达到90%以上。
抓好项目争取。围绕国家、自治区重点投向,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打通堵点、难点,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大力吸引民间投资。建立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争取融资支持。用好、用活国家和自治区各类投资基金和债券资金,多渠道解决项目资金来源。支持PPP运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扩大多元投资。
抓好项目招商。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扎实做好招商项目策划包装,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精准发力,实施“一对一”精准招商。适时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举办招商推介会,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组织引导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积极引进新项目、新产业,不断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压实招商引资责任,抓好跟踪问效。履行招商引资承诺,坚决打通“中梗阻”。
抓好项目服务。深入落实重点项目包联责任制,优化政务服务工作流程,确保“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专班、一抓到底”。制定重点项目包联明细表,认真梳理项目时限节点,健全动态管理台账,加大统筹调度、督查通报、问效问责力度。强化协调服务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大现场办公推进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抓好项目储备。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启动实施重大项目三年滚动计划。统筹抓好项目谋划,重点在传统优势产业延伸、农牧业产业化、战略新兴产业、生态建设、文化旅游、民生社会事业及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认真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项目。分类分批建好项目库,近期项目做到“三落实”,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良性发展新格局。
(三)坚持产业先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不断强化绿色农业体系支撑;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快推进“五个振兴”。
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牧业优质、特色、绿色发展。立足“1+4”现代农业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四大农牧林产业园区建设,完成成吉思汗小东河现代农业示范园、成吉思汗苗圃现代林业示范园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入园项目建设。加快促进与驻扎高校和科研院校合作,启动中和福兴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壮大肉牛产业,推动奶业振兴,启动赛优牧业奶牛养殖场二期项目。支持马产业发展,筹建天边牧业运动马福利院、军马博物馆及马球马繁育基地。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持续巩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调优种植结构,玉米保持在230万亩左右,大豆保持在90万亩左右。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稳定在正常年景22亿斤左右。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营模式。注重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以肉牛养殖、中草药繁育、甜玉米种植等大型种养基地为依托,以沙果、榛子、木耳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引领,以阜丰公司为龙头联动31家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全力构建精品打市场、市场保订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力争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85亿元。坚持质量兴农兴牧,健全完善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不断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抓住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三个重点,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推进柴河镇、大兴村、满都村等重点镇、特色镇、试点村建设。建设乡镇水冲公厕19座。推动实现城乡互联互通,争取完成省道308线碾子山-蘑菇气-柴河景区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立项工作,实施济沁河-毕家店等5条林场公路硬化和11项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大力推行“路长制”,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自治区示范点。
(四)坚持“全链”打造,做大做强循环工业体系。以园区振兴为统领,以阜丰公司为龙头,强化补链强链增链,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增强园区承载力。推进岭东工业开发区整合扩区审批工作,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相关规划编制。启动实施固废渣场、防洪渠改造等项目建设,确保当年完工。大力支持阜丰公司铁路专用线建设,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加快实施补链强链增链项目。全力推动阜丰公司启动50万吨氨基酸20万吨纯碱等项目建设,争取阜丰公司氨基酸生产智能化示范工厂、沃丰公司生态肥液体肥、松鹿公司养阴清肺口服液扩能改造、浆纸公司废纸脱墨等项目完工达产。加快推进华能集团2×35万千瓦热电联产、国森矿业公司氧化矿、胜泰公司糠醛加工、淳江公司玉米胚芽油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进秸秆制气、秸秆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协调各方,努力推动盘活宏裕科技“3052”项目、嵩天薯业等闲置资产。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落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拖欠民营企业资金清理力度,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信心。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切身利益,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实实在在为项目负责,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运行调度,全力帮助企业融资金、降成本、保原料、保运力,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108亿元。
(五)坚持提质增效,激发激活服务业新动能。强化全域旅游体系、临空产业体系支撑,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加快推进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后续工程建设,不断扩大训练规模。支持杰普逊国际飞行公司开展通用航空定点维修保养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临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航空物流、航空观光等相关产业,壮大临空产业体系。加强对接合作,全力争取中国民航大学域外培训教学基地、中国飞来者大会早日落户扎兰屯。加快推进柴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强成吉思汗机场运营管理,争取开通“进京”新航线。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突出“两极”带动,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加快完成柴河景区控规和小城镇设计,积极对接岳泰、光大、中青旅等大企业,开发柴河月亮小镇四季旅游项目,完善提升景区镇区基础设施,积极融入“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发展。借势“十四冬”,加快推进金龙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多元化投资建设,统筹打造昂勒小镇、扬旗山水库、秀水国家湿地公园、百年吊桥公园、翠屏山杜鹃花公园、铁路文化休闲区等景区景点,全力争创扎兰屯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五星村、岭航村、扬旗山村等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景点建设,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加快完善重点景区交通、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游客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乡村、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完善岭东商贸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入园企业提质增效,逐步优化汽车综合物流功能。稳步推进岭东物流园区建设,开工建设阜丰粮食物流等项目。加大蒙东十大系列市场升级改造力度,争取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完善发达广场、百兴商场等服务功能,支持商贸企业提质发展。进一步完善网络、流通体系,扎实推进电子商务“八大工程”,启动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孵化中心项目,持续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六)坚持共建共享,加快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十四冬”筹办,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全面改善中心城区面貌。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硬件短板。启动实施绿林街-中央北路-秀水路联通工程,中央路、向阳街整体改造工程和绿林街、中央北路拓宽工程,修缮雅鲁街、兴华街、站前街等城市主干支路。推进实施河西新区道路、棚户区改造小区外道路及排水配套工程,着力推进新老城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实施河西新区南互通、扎-阿高速公路阜丰段辅道及连接线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国道232线紫沟-大兴段一级公路等项目。
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力推进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启动街区文化核心区建设。加大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力度,加快完成乌兰夫同志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精准扶贫展示馆、教育博物馆。全面抓好金长城保护、国保单位申报和扎兰屯考古大观编撰工作,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步伐。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做到建管并重、建管衔接、以管促建。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以“三清”治理为重点,落实“门前包保”责任制,大力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违章建筑、市场经营等综合整治,规范蒙汉文牌匾、标识并行并用,打造整洁亮丽的城市环境。扎实开展“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
(七)坚持绿色崛起,切实提高生态建设水平。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退耕恢复植被专项整治行动,按期完成年度退耕恢复植被任务。完善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公益林扩面工程,实现管护全覆盖。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防护林、全民义务植树、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工程年度任务。持续保持打击毁林毁草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毁林毁草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深入落实河(湖)长制,不断巩固河湖清理专项行动和景区景点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成果。严格取料场管理与清除,不需保留的全部恢复植被,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深入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管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力抓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
(八)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深化开放合作,不断强化创新动能体系支撑。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把政府机构改革同“放管服”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基础清单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做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和完善“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土地确权颁证等工作,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改革。按上级要求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科技型企业。坚持创新创业结合,完成启航众创空间改造建设任务,打造服务一流的科技创业空间。抓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等保障力度,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力争在农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全面优化开放合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自治区推动东部盟市跨越发展机遇,深化与东北三省沟通对接,加强与阿尔山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呼兴合作区”,推动毗邻地区在基础设施、旅游、生态等方面一体化发展。用足用好边民政策,进一步加强与俄、蒙等国家经济合作,继续挖掘阜丰公司玉米深加工产品国际市场销售潜力,大力支持浆纸公司俄罗斯原料基地建设,鼓励同德木业、美秋羊绒等企业拓展境外贸易市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聚焦产业、商贸、劳务三项合作,全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坚持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安置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工程,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抚恤优待政策,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统筹社会救助资源,不断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保障好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成果,推动向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中攻坚行动,推进实施高中学校整体提升工程,确保河西中学投入使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支持扎兰屯职业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发展建设。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推动实现教育振兴。
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深入落实“健康呼伦贝尔2030”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支持蒙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中蒙医院与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疗专科联盟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以医养结合带动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支持乌兰牧骑事业加快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启动融媒体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认真做好审计、统计、气象、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国防动员、红十字、共青团等工作,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抓好“十四冬”筹办工作。突出抓好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十四冬”基础设施以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确保按时投入使用。突出抓好赛事保障,坚持共享办赛、开放办赛、廉洁办赛,统筹做好各项赛事服务。突出抓好氛围打造,以“相约十四冬、魅力扎兰屯”为主题,做好重要场所、重要节点的宣传氛围营造。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冬运惠民”工程,促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有效化解重点领域信访问题,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解决广大群众合理诉求。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确保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加强全民普法教育,加大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强化风险管控、预警预防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保障水平。
(十)坚持执政为民,切实强化自身建设。将提高执行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打造讲政治、善谋事、会创新、敢担当、能落实的务实高效政府。
坚定政治方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德、同向发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
严格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重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深入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新闻发布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强化办理实效,切实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
持续改进作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坚持有信必守,有诺必践,凡是政府依法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承诺,坚决落实,严格兑现。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以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得起人民信任的工作态度,切实解决好急难险重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恪守廉政底线。坚持以上率下,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四官”问题,净化机关政治生态。厉行节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继续压缩1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监督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今天的扎兰屯已经站在“绿色崛起、富民强市”的新起点,做好2019年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和扎兰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和衷共济,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为推动扎兰屯绿色崛起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有关名词、术语及缩略语解释
1.乡村振兴战略(第4页):即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摆脱贫困是前提。
2.城市“双修”(第4页):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3.两村一镇(第4页):即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大兴村(重点试点任务:卫生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重点试点任务: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柴河镇(重点试点任务:卫生厕所改造及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
4.大棚房(第5页):即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承租方建蔬菜大棚时,在旁边和内部建设“配套用房”,对外租售。
5.两区(第5页):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6“放管服”(第5页):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7.四办(第5页):即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8.十四冬(第6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0年2月16日召开,主赛场在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为分赛场之一,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国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全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等四个比赛项目。
9.六大体系(第9页):即绿色农业体系、循环工业体系、全域旅游体系、临空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创新动能体系。
10.五个导向(第11页):即强化发展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
11.七大领域(第12页):即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商贸、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生态环保等七大领域。
12.五个振兴(第13页):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13.厕所革命(第14页):自2015年起,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三年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行动。“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
14.四好农村路(第15页):即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5.八大工程(第17页):即网络建设、园区建设、物流配送、站点配套、电商培训、品牌培育、金融扶持、订单帮扶。
16.双随机、一公开(第19页):即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7.三权分置(第19页):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扎兰屯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7830002
网站备案号:蒙ICP备2022001701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302000121号 监督热线:0470-3306171
Copyright ? 2024 www.zhalantu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